〈同步發表於新網站〉
江湖別名小強的蟑螂可以說是人類最頑強的對手。雖說讓它絕子絕孫,從此消失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的,但讓它在你的起居空間絕跡,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。然而,要根絕蟑螂,必須先對它有基本的認識。
蟑螂的習性:
- 居家常見的蟑螂多為晝伏夜出 (但其它品種的蟑螂也有正趨光性的)
- 跟人類一樣屬雜食性,也講求食材的新鮮度。食物一發霉,它就不吃了。
- 有群居性,但也會互相串門子 (所以鄰居家的蟑螂會跑來跟你家的蟑螂互通有無) 。
蟑螂的特異功能:
- 多數在台灣常見的蟑螂品種,在沒有雄性配偶的情況下,也可進行孤雌繁殖!! 而且蟑螂會在斷氣的前一刻,把自已的卵莢排出體外,確保香火得已延續。
- 胃口好,雖然各品種仍有自已徧好的食物種類,但缺乏食物時什麼都吃,甚至有過啃咬人類新生兒的記錄!!
- 頑強生命力,因中樞神經不在頭部,即使被砍頭也可存活數天。而且就算完全沒進食,也能再活三週以上。
- 蟑螂會飛,會游泳,所以丟下樓,或丟到馬桶都殺不死它。
台灣常見的蟑螂種類:
世界上有超過四千個以上的蟑螂品種,但其中僅有 40 種被人類視為害蟲,其餘都有益於自然環境。而在台灣有紀錄的蟑螂品種約 75 種,其中以 美洲大蟑螂 和 德國小蟑螂 最為台灣人熟知,以下列出常見於你我住家環境的幾個品種及相關習性,以便於知已知彼,戰無不勝。
美洲蟑螂 (成蟲體長約 4 公分,壽命約 1 年) :
- 雜食性,但主要偏好散發出腐敗氣味的食物。
- 出沒範圍很廣,不分房子內外,只要是潮濕陰暗處皆可躲藏。
- 無雄性配偶時,仍可進行孤雌繁殖。
- 屬於在台灣最為常見的蟑螂品種。
棕色蟑螂 (體型略小於美洲蟑螂,壽命約 3 個月):
- 生活習性與美洲蟑螂非常相近。
- 常和美洲蟑螂一起出沒。
- 也可進行孤雌繁殖。
澳洲蟑螂 (體長與美洲蟑螂相似,壽命約 6 個月) :
- 雖是雜食,但酷愛蔬食,常出沒於農家溫室啃食作物,所以被人類列為溫室作物的主要蟲害之一。
- 也常與美洲蟑螂生活在一起,但主要出沒在室外及住家環境的周圍 (排水溝、盆栽、下水道… )
- 也會孤雌繁殖。
德國蟑螂 (成蟲體長約 1.5 公分,壽命約 3 到 7 個月):
- 喜愛油脂類食物。
- 德國蟑螂世代交替快,只要沒被擊斃,就有機會在下一世代產生抗藥性,故不建議再使用坊間的蟑螂藥來對付。
- 具頑強的抗藥性,在台灣已有學者觀察到某些地區的德國蟑螂對百滅寧,第滅寧及撲滅松已產生了抗藥性,在美國甚至也有觀察到在接觸五種殺蟲劑後仍可存活的蟑螂。網友甚至回報許多人愛用的 一點絕 也漸漸對德國蟑螂失靈了。
- 行動敏捷,但通常不太會飛。
棕帶蟑螂 (體型與德國蟑螂相似,壽命約 80 天)
- 主攻糖類及澱粉類的食物。
- 常與德國蟑螂混居。
- 喜歡在隱密處築巢,例如不常使用的廚櫃或舊電器裡面,故有「電視機蟑螂」的別稱。
總結:
通常一般人只會從體型大小來描述家裡發現的蟑螂,所以會把美洲、棕色、澳洲蟑螂 (都較大隻) 歸於一類,把體型小的 德國、棕帶蟑螂 歸為另一類。然而,這些小強們雖然外型相似,其實各人口味差異極大。如果買錯蟑螂藥,是收不到成效的。
備註:
蟑螂目前已被證實是引發兒童氣喘的過敏原之一。蟑螂本身帶有數種病菌,亦可為蠕蟲之中間宿主如 短小條蟲 (Hymenolpisnana) 及 念珠棘頭蟲 (Moniliformis monilifrmis)…等。痢疾、傷寒、霍亂、癩病、腸胃炎等疾病的病原體可透過蟑螂身體或排洩物進行傳播。因此,就算本身不怕蟑螂,還是建議揭竿起義加入滅蟑行列 (三招讓蟑螂在你家絕跡)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